李铁英 张豪永:巩固优势 找准绿色发展方向 作者:李铁英 张豪永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0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文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黑龙江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不断推进黑龙江经济社会朝着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黑龙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绿色发展优势突出。新时代新征程,黑龙江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应从三方面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完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力。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黑龙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打好蓝天保卫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黑龙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提升。但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需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打好碧水保卫战。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关系民生福祉。构建绿色生态屏障,需以流域治理为重点,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实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目标。开展“三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打好黑土地保卫战。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离不开对黑土地的需求和依赖。应以三江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中西部等黑土地区域及农业发展区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让黑土地成为黑龙江绿色发展突出优势。

      完善绿色产业体系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是黑龙江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自觉行动。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大省、粮食生产基地,需持续完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动力,是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基础。为此,需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把握市场动向,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动态调整。加强企业与高校等科研单位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开展绿色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

      以机制为保障,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服务能力。一方面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绿色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体系服务能力,将绿色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服务能力,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持之以恒,减排降碳。黑龙江要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按照“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排放”要求,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加快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

      管控和治理相结合,防污治污。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需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水平保护。要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管控和治理相结合,加大防污治污力度,确保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整体推进,以绿生金。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需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实现“双碳”整体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充分释放绿色活力,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产品不断创新、经济结构绿色转型,把绿色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统筹全局、协同推进的重大工程。黑龙江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探索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措施,才能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让绿色成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202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3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