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霏: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作者:邓雪霏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23-11-06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在践行大食物观,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方面具备先行条件、基础扎实。要站在政治高度、树立全局意识,切实把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考量,超前作为、主动作为,打造领先的发展模式、领先的食物产业、领先的食物产品,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突出创新引领,搞好产业布局,打造“全链”集群。一是打造优质粮油农食生产引领区。实施精品粮仓和绿色有机油料工程,壮大“先行地”资源库谱系。二是打造生态种养农食生产突破区。以“两牛一猪一禽”、冷水渔业、食用菌、森林食品开发为重点,推进科技进步。三是打造寒地特色农食生产示范区。以新食育为抓手,以新型科技开发为重点,开发寒地果蔬、设施农业、优质药食、未来食品等。

      做强一批“链主”龙头。优化整合存量,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食物加工大企业、大项目。重点培育一批联系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现代产业化联合体,引领大食物产业转型升级。做精一批顶级产品。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食物产品。重点是深度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和保健功能食品,全面开发优势特色食品。做优一批农食品牌。落实全省“四个农业”建设要求,重点打造一批核心省域公用品牌。深度挖掘寒地果蔬、冷水渔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农食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品牌集群效应。

      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注重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推动落实大食物观,全面提升大食物全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绿色农田和设施农业用地;加大对江河湖、森林资源及生物育种的研究,发挥种业“芯片”驱动作用,建立大食物观资源库;升级一批高性能、智能化的现代农机装备,加快构建与大食物观相一致的食物标准体系。

      创新经营组织形态。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大食物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强强联合,引导各类主体将小农户引入大食物生产领域,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创新联合体经营业态,重点向大食物加工、物流、电子商务、智能化等全产业链延伸。扩大产业链规模。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向前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大食物生产基地,调优结构;向后发展精深加工、流通等,扩大产业链整体规模水平。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服务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