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混杂居的边疆省份,有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是黑龙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独树一帜。
自古以来,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游猎于高山峻岭之巅,结网于江河湖海之上,游牧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深耕于沃野千里、一望无垠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它们述说着“北大荒”不荒的千古传奇,也使黑龙江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传之不朽的民间文学
一些承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与辉煌的民间文学积厚流光、影响深远。原始古朴、说唱结合的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极具说唱文学的原初状态,堪与“三大史诗”相媲美。伊玛堪全景式地展现了赫哲族原始氏族社会的鲜活生活画卷,堪称赫哲族“活化石”“百科全书”。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七项列入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另外,摩苏昆和达斡尔族“乌钦”对于了解和研究包括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在内的北方各民族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意义重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领意造的艺术文化
黑龙江民族艺术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一首根据赫哲族嫁令阔而创作的歌曲《乌苏里船歌》曲调悠扬、脍炙人口,使人联想起随波逐流、小船荡漾的捕鱼生活,不仅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成为全国仅有的两首入选歌曲作品之一。黑龙江渔猎民族创造的三皮文化(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源远流长。以“三皮”制成的各种工艺品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灵性,为现代民间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桦树皮制作技艺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都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鱼皮画。汤洋摄
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
几千年来,黑龙江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服饰,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赫哲族鱼皮服饰是中国北方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精品,在世界服饰文化上也独树一帜。满族旗袍不仅被确定为中国女子的“国服”,还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界限,深受国外女性的喜爱。另外,黑龙江民族服饰还反映出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特点。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族的服饰多以兽皮为材料制作,尤以狍皮、鹿皮居多,这既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狩猎生产的缘故,也是由于他们居住地的环境冬季漫长且寒冷。《黑龙江外记》曾对鄂温克族服饰有这样记载,其衣服“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白天穿,晚上盖”。
自然馈赠的饮食文化
在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的各族人民,创建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饮食文化。从最初的“茹毛饮血”、生吃食物到煎炸蒸炖,再到色香味俱全的菜系食谱,彰显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张力。赫哲族的全鱼宴、蒙古族的烤全羊和手把肉、满族的满汉全席、朝鲜族的狗肉冷面等不仅满足了本族人的味蕾,也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青睐。另外,一些民族食品现已成为全国风味小食,例如满族的萨其玛、驴打滚、粘豆包等。
匠心独具的居住文化
黑龙江各少数民族在对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生存条件,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传统民居。既有赫哲族的塔克吐(俗称鱼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以及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使用的“撮罗子”这些可移动的临时性住所,也有很多民族都曾居住过的木刻楞、地窨子以及满族的拉哈房等固定式住房。这些居住文化不仅满足人们生存需要,也是精神领域的再现和物化,体现了渔猎、游牧民族与自然山水充分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观念。
流风遗韵的节庆文化
黑龙江省民族节日众多,10个世居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这些节庆文化既带有本民族历史文化印记,又反映了该民族社会发展进程。在这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6个少数民族的8个民族传统节日先后被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赫哲族乌日贡大会、鄂温克族瑟宾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达斡尔族库木勒节等为代表的民族节庆,通过祭祀祈福、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形式,展现该民族古老质朴的传统文化和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同胞相聚在此,不仅彰显民族文化认同根基,更为黑龙江文旅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谷文双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汤洋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侯儒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