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钢:冰雪文化“冷资源”释放冰雪经济“热效应” 作者:金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25-04-02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当前,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哈尔滨亚冬会在不断创造一个个冰雪竞技项目佳绩的同时,“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亚冬会主题也在赛会筹备、举办中充分呈现,“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展现出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

  冰雪文化是人类在与冰雪环境互动中形成的文化系统。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类型,大致形成于北纬40度以北的寒冷地区。我国冰雪文化底蕴深厚——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骨制冰刀,到“木马三突厥”使用的马皮滑雪板;从《周礼》记载的“凌人掌冰”制度,到清代《冰嬉图》展现的宫廷冰雪盛景,冰雪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是中华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之一。

  冰雪文化是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点。当前,全球冰雪经济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万亿元级,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交织的当下,中国冰雪经济呈现年均15%的复合增长率。在这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冰雪文化作为深层动力机制,正在书写经济与文化共生并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范式。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工业衰退等问题。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挖掘冰雪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党中央指引下东北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一条新路径。

  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在于与时代同频共振,广泛融入人民生活之中。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成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冰雪文化自身也需要高质量发展。因此,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融入冰雪文化之中,打造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冰雪品牌,展示区域文化魅力,通过培育冰雪文化提升地域文化自信,是加强新时代冰雪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东北地区的文化符号之一,冰雪文化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外化于东北地区的多种物质形态,更在于其衍生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代相传的冬季捕鱼活动、巧夺天工的冰雕雪雕作品、激情四射的冰雪运动赛事等冰雪文化样态,展现了东北人民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意识和纯净、无畏、坚毅的精神品质。“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也应成为东北地区新时代冰雪文化内涵发展的追求。充分发扬这些优秀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价值引领,是东北地区冰雪文化赋能冰雪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丰富冰雪文化内涵,打造冰雪文化新业态,有利于冰雪文化赋能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加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冰雪文化,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赛事与当地民俗文化相融合,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和投资商。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据相关数据显示,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喜迎亚冬会”相关旅游套餐的订单量增长超388%,以哈尔滨为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57%,来自俄罗斯、美国、匈牙利、韩国、泰国等国的游客增长较快,很多当地特色美食餐厅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反向带动了冰雪文化活动的繁荣。据《中国艺术报》2月10日消息,首届中国冰雪摄影双年展亮相冰城哈尔滨,这是积极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擦亮哈尔滨“冰世界,雪天下”城市名片、助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的生动实践。《文艺报》同日刊文《以文学之笔更好地开掘和书写冰雪文化》,迟子建、蒋巍等作家热议哈尔滨亚冬会谱写的冰雪华章。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新高地、“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为文艺家塑造冰雪形象、讲好中国冰雪故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冰雪文化赋能冰雪经济,实现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协同发展,还需要政策驱动与市场活力双轮共进,国家与地方政策为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24年,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全产业链谋划,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4个方面部署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明确了东北地区冰雪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人才培养、投融资、土地保障、国际交流4个方面明确政策举措,为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30年黑龙江省要构建起“冰雪+”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核心冰雪产业做强做大,大冰雪产业生态圈更加完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全国领先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龙江实践模式。辽宁、吉林、内蒙古也推出了相应的政策规划。

  2025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东北振兴的殷切期盼。未来,东北需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新与科技赋能,形成“文化繁荣—产业升级—区域振兴”的良性循环。通过政策协同、品牌国际化、全产业链整合等举措,让冰雪文化的“冷资源”释放“热效应”,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