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研究亟待突破发展瓶颈 作者:卜祥记 刘雅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19-01-15

      改革开放的40年,既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的40年,也是经济哲学研究不断推进的40年。依托于哲学与经济学的自我反思和理论创新,植根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经济学与哲学的学科交叉视域中,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当代经济哲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深化的40年发展历程。大致说来,我们可以把这一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十年。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以及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逐步确立,如何实现哲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并在哲学与经济学的学科交叉视域中为经济体制转型提供智力支持,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哲学应运而生。在经济哲学诞生之初,从学理层面上看,主要是围绕经济哲学何以可能展开。这是一个对经济哲学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新旧经济体制的掣肘和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日益凸显,哲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滞后于改革开放实践的问题愈发突出地暴露出来。立足于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视野,推进哲学与经济学的交互性理论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从学理层面上看,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哲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并尝试性地构建经济哲学的理论体系。

  21世纪第一个10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10年,也是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逐步暴露出来的10年。经济哲学研究逐步放弃了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任务,转而聚焦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并借此深耕经济哲学的理论领地。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经济哲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2012年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国内经济哲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即依托于这一全国性的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平台,通过相继举办10余次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经济哲学研究进入了凝聚学者队伍、凝练学术议题、聚焦学术热点、创新学术话语、引领学术前沿、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新时期。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曾经产生过诸多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诸如教育哲学、价值哲学、体育哲学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相继诞生了作为交叉或应用学科的道德哲学、法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生态哲学等。回顾40余年的发展历程,许多新生的交叉学科或应用学科已经走向凋零,而经济哲学则不仅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它在传统学科和诸多交叉学科、应用学科格局中的地位,率先成立了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当然,在充分肯定经济哲学研究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哲学研究在新时期的深度推进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哲学研究发展的瓶颈。

  第一,进一步澄清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图式。对经济哲学学科性质和研究图式的讨论集中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围绕学科性质的争论集中在经济哲学是分支学科还是交叉学科的界定问题上。在认为经济哲学是分支学科的观点中,又存在着经济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属于应用哲学,还是经济哲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属于元经济学的争论;在认为经济哲学是交叉学科的看法中,又存在着线性跨学科(把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运用于经济学)与结构性跨学科(经济学和哲学的交叉综合)的争论。对经济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经济哲学的研究图式。因此,澄清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图式,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亟待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的结盟。经济哲学研究必须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的结盟,这是由经济哲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的。只有突破哲学与经济学的固有学科界限,才能推动经济哲学的深度发展。如何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进一步探索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结盟的现实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三,加强经济哲学研究队伍的整合,拓宽经济哲学研究的问题域。自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是国内从事经济哲学研究的队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2012年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的成立和随后连续召开的年会,进一步发挥了队伍整合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哲学和经济学学者为主干,金融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学者为补充的稳定研究队伍,并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仍然有一批从事经济哲学研究的国内学者,甚至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并未进入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中,这与现有经济哲学研究的问题域过于狭窄、目前国内相关学会的多样性和交叉性有关。就前者来说,国内许多学者所从事的诸如财富分配与社会公正、拜物教与消费主义、空间哲学与城市正义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经济哲学的研究,但他们却并不认为自己的研究可以或者应当归属于经济哲学。从后者来说,在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人学学会、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许多学会。虽然它们讨论的主要问题直接地都是经济哲学问题或者具有极大的互通性、交叉性,但相互之间却缺乏交流与合作。如何加强研究队伍的整合和相关研究的融合,拓宽经济哲学研究的问题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亟待实现理论体系建设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良性互动。如何构建经济哲学的理论体系,这是20世纪90年代曾经热烈讨论的一个课题。针对当时经济哲学的研究状况,作为该学科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的余源培先生认为,在经济哲学研究发展的初期就急于构建理论体系是不现实的,经济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应是聚焦于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历经20余年的发展,现在有学者认为经济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期已经到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按照张雄教授有关经济哲学研究图式的基本规划及其发展现状,经济本体论、经济认识论、经济方法论和经济进化论等议题的研究进展是极不均衡的。因此,在笔者看来,当下国内经济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条件仍然是不成熟的,经济哲学学科在总体上依然处于研究具体问题的学术发展期;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今天我们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已经进入到一个需要考虑经济哲学理论体系如何构建的时期。本文把这个时期称为理论体系构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良性互动期。

  第五,以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为基础,拓展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平台。随着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的成立和经济哲学研究的繁荣,亟须拓展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平台,即发布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的年度报告,并以既有的《中国经济哲学评论》为基础,创办一个集中反映国内外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的专业性刊物,以引领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

  第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走向世界。经济哲学研究是一个具有深厚学术传统、悠久学术传承和广泛学术议题的国际性学术话语体系。国内经济哲学研究历经4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发出自己声音的基本条件。通过译介当代国外经济哲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围绕一系列全球性话题开展国际性合作研究,必将推动经济哲学研究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