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人民中实现学术进步 作者:李永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19-03-25

      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界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宗旨,立足国情,积极开拓创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三大体系’依然在创建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

  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田广表示,学术界针对我国目前学科体系不健全、学术体系不完善、话语体系不到位等问题,从思想上出发,纠正了过去哲学社会科学界“照搬照抄”国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以发达国家的学派和学者观点为话语标准等错误倾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及学术道德建设得到加强,学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来说,学科体系在方位上有了新的突破并展开新的格局,学术体系在领域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话语体系在要素上有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和现代风格。人才培养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成就显著,学术研究的深度、新颖度、创造力越来越强,学术自觉、自信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特色,越来越彰显独立性、自主性。

  “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表示,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认可的最新学科目录,哲学社会科学几乎占了一半的比重,充分显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分量和地位。通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大家聚焦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问题、应用问题和前沿问题,及时跟进和充实学科内容。时代发展的最新现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都能找到基本的对应点。

      认清短板所在

  “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短板依然存在。受访学者纷纷表示,只有认清短板所在,才能更好地推进“三大体系”建设。

  “自说自话,不能让外界充分认识和理解我们,这是目前最大的短板。”潘家华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共性,中国特色要表现出世界性,要把它的普遍性表现出来。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已经有了很多素材、很多成功的经验,但还没有进一步的梳理、提炼、升华。以经济学科为例,中国学者积累了很多素材,产生了一批阶段性成果,但还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如何让我们的学术理论能够为全世界所认同和接受,并形成一种全人类共享的思想理论,这是中国学者值得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田广表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问题上,还存在理解不深、理解不透的问题;存在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的情况,过分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具体情况下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的现象;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

  也有学者直言,当前学科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黄凯南表示,当前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唯论文论的评价倾向还长期存在,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论文数量的硬性规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过分强调人才“帽子”,以“帽”取人的倾向较为严重,一些“帽子”(例如长江学者)有终身化的倾向。此外,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存在整体下降的风险。“许多学校将博士生作为论文发表的生力军,将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获取毕业论文答辩资格的条件,导致大量博士生一入校就进入论文发表的竞争中,科学研究过于功利化和短期化,创新能力呈下降趋势。”黄凯南说。

      立足现实勇于创新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田广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营养,获取发展源泉和动力,为人民著述、为人民立论,在服务人民中实现学术进步。

  潘家华表示,未来推进“三大体系”建设,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第一,学科建设要有创新意识。学术理论概念要有中国学界自己的创新,学理要有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套用政治语言。第二,要有方法论的支撑。我国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更注重理念和思想方面,但是缺乏方法论的支撑。比如,如何让别人理解并接受中国的理念,这是我们目前最欠缺的。第三,要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中国的学术和学科要走向世界,要为世界所理解和接受,不能总是自说自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胆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沟通,可以改进完善提升我们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水平与层次。

  蔡尚伟认为,中国学界要有充分的自信,要有能力提出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尤其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学科理论,其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应该得到国家的认可。然后,为学界所重视和推崇,在学习中再反思再提升,最后形成若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流派,产生学术大家,自立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

记者 李永杰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