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作者:刘爱军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9-08-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中提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四个坚持”中的第二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体现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才能够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伟业

      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体现在: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伟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推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相区别的分界线,即在于尊重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承认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而是由人民来判定的,最终是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面对新时代赋予我们全党的新的考卷,必须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体现在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科学的发展和高质量的发展是基础,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共同富裕也就无从谈起。

      为此要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弘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鼓励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群众路线是党的

      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体现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群众路线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总之,我们要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够不断书写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不朽传奇!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