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作者:高原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9-11-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国情、党情,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大势,以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一系列变化就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是符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与建设,中国人民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绝对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我们党遵循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规律,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恢复生产和经济,兴建工业、商业、农业的同时,重视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建设,摒弃消极的、愚昧的、落后的观念和风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因此我们要继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序持续提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符合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符合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制定并积极调整了国家建设的总路线,实施了卓有成效的五年建设计划,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清除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短短的20年里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改革开放后,社会基本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了国家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不但经受住国内外的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的考验,在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同时,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创了国家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平衡矛盾所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是全面的,物质的现代化和精神的现代化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富足的物质条件,在各种现代化进程中首先实现了物质现代化,但如果我们仅满足于物质现代化,就无法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要遵循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持续前行。

      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符合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直接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人在社会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人在社会变革中具有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为创造历史直接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我国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许多领域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步,这是依靠人民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依靠人民,我们初步实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只有继续依靠人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才能不断向前。历史就是人类实践的历史,人民才是书写历史的人。马克思更是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中央继续坚持并强调了“人民”的重要地位。公报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为确保人民能够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公报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主体作用。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发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共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稳步快速的前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