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佳:以创新为基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作者:刘世佳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20-09-07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加快构建具有龙江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大有作为。

      第一,构建高质量发展畅通双循环的坚实基础。高质量发展既是推进双循环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准,克服循环瓶颈,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巨大磁场。高质量发展标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需要着力解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切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把国家和我省下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六保”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当前保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是保就业的底盘,只有市场主体活起来壮起来,保就业才能有门路,产业链供应链才能运转。保住“两链”就保住了生产、供给、交换、消费,就稳住了市场主体,稳住了人民生活需要。保产业链供应链,必须摸清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难点在哪里,链条断裂的“焊接点”在什么地方;找出影响市场交换的堵点,精准把脉,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抓住主要矛盾,把工作做细做实;要加强部门间、地区间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复工复产达产,相关部门和涉企单位要主动当好“两链”断裂的“焊接员”、循环堵点的“疏通员”、质量提升的“质保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清除障碍、铺平路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构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按照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虽然我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打造产学研发展平台,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些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需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种子基金和参股经营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有效化解产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瓶颈。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对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资金投入,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专项资金渠道。实施多种形式的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本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活动,尽快把我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范围,通过政府采购扩大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要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开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或服务项目创新试点,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效增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全方位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本进入科技研发领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科技创新投融资结构。要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创新,推动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产业深度融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激发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我省互联网+金融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构建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和技术创新基地平台。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围绕哈尔滨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哈长城市群、大齐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核心区域,引导和建立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实现国家和地方联动,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具有区域特色竞争能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要积极推进区域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和组织跨地区的重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要积极整合高校优势学科和技术优势资源,联合具备实力的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构建集项目、人才、基地、产业于一体,开发、中试、产品、商品无缝链接的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在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基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要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集中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加快科技信息网络、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建设,集成各方面科技资源,建立健全共享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区域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第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当前,我省产学研机制、体制还不完善,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要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型改革,加大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加快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速度。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在高校设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机构,围绕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共同组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要加快产学研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建设具有专业素质的中介服务队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要建立产学研工作机构,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省里可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协调机构,协调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校的工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及时解决重大项目问题,提高产学研结合效率。政府采用税收优惠、增加科研经费、建立产学研工作基金等多种机制,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合。

      第五,构建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系。要加大本省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要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加强国际交流,鼓励人才引进;要重点引进沿海产业园区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软件、先进装备制造、重大科技先导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以及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要创造鼓励创新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把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者系省科顾委常务副主任,龙江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