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志:从“四大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前行动力 作者:何伟志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21-05-25

      在非凡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带领下,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用鲜血、生命、汗水铸就了光耀千秋、永载史册的“四大精神”,即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四大精神”从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孕育而生,是黑龙江人民意志品质、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彪炳史册、光耀后世的精神遗产和壮丽史诗,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基因,也是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恒久动力源泉。

      “精神成砥砺,千载此中寻。”历史证明,优秀精神文化始终与历史发展相伴,与社会进步共存。“四大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还应该是引领未来的旗帜。在新时代视域下传承和弘扬“四大精神”,绝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感怀和铭记,更深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实现“四大精神”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将不朽的精神财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新时代的前行动力。

      厚植家国情怀——用“四大精神”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回顾历史,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东北抗联将士、北大荒人和老一辈大庆石油人,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生命与民族的兴亡、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时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在新时代弘扬“四大精神”,就要厚植家国情怀,用爱国主义汇聚发展合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挺起精神脊梁——在弘扬“四大精神”中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人生如屋,信仰是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四大精神”正是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一剂最好的“补钙针”。在弘扬和宣传“四大精神”中固本强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有利于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从而使我们的初心使命历久弥坚。

      构建精神坐标——在弘扬“四大精神”中彰显守护核心价值的共有之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凝聚公约数,增进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强化对核心价值和共有意识的坚守。“四大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和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同源、同根、同向,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范本。弘扬和宣传“四大精神”的过程,就是彰显时代精神价值,使之内化为人的言行规范和自觉行动的过程。

      锻造担当铁肩——通过宣传和传承“四大精神”永葆为党和人民矢志奋斗之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东北抗联将士、北大荒人和老一辈大庆石油人,正确地处理苦与乐、生与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把无私奉献作为永恒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进一步弘扬和践行“四大精神”,才能真正做到担当负责、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在龙江大地书写出更加壮美的新篇章。

      打造思想利器——在弘扬“四大精神”中铸就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钢铁之师。任何一支军队的精神特质,都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历史事实证明,东北抗日联军恪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北大荒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渊源,是转业官兵直接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四大精神”,正是新时代打造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一流军队的锐利思想武器。

      掌握制胜法宝——用“四大精神”确保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东北抗联将士坚持苦斗十四年之久,北大荒人在亘古荒原变“北大荒”为“北大仓”,老一辈大庆石油人一举拿下了大油田的制胜“法宝”。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走近的今天,继承和发扬“四大精神”,用好这个制胜“法宝”,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才能不为各种风险挑战所吓倒,始终在伟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点亮引航灯塔——在弘扬“四大精神”中走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宛如指引航程的灯塔,指明了人类文明前进发展的方向。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疫病流行、网络攻击、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借鉴东北抗联实现联合抗战、团结御侮的成功范例,将为成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