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15-06-25

      目前在环境社会学研究领域,关于“绿色生活方式”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人们知之不多。为此,院网站记者马羚采访了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的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张斐男。
      问: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
      张斐男:绿色生活方式是指通过重塑主体生产活动以外的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价值观,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不影响甚至提升主体生存质量的同时,给环境带来最小的负担,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内涵:第一,绿色生活方式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第二,绿色生活方式的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第三,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生活方式的二重性重塑社会结构;第四,绿色生活方式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主体生存质量,二是不增加客体负担,三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问:目前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状况如何?
      张斐男: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最早源于绿色运动。“绿色运动脱胎于工业主义在早期保守主义者心中唤起的敌对情绪。” “绿色运动”以及“绿色思想”、“绿色人士”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19世纪早期,就有一些专著开始讨论工业革命对于自然的破坏。以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亨利•卢梭为代表的绿色人士认为,在工业化国家,自然成为被商品所奴役的客体,应当想办法恢复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关系。受亨利•卢梭等人的绿色思想的影响,一系列的绿色运动相继展开。这一时期的绿色运动具有一些极端的含义,比如反对工业革命,提倡“生态主义”,推行素食等等,甚至出现了“生态法西斯主义”——即在“追求目的时偏爱超出法律方向的行动”。虽然在国外,“绿色”以及“绿色运动”等词汇给人的感觉是政治上和意见上的极端主义倾向,但绿色运动却具有一种“强大的号召力”,以至于“走向绿色”差不多已经成为环保主义人士的共同理想。
在绿色思想的引领下,先后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fe)”等多种表达绿色环保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相比,绿色生活方式是更为具体、更重整体的概念。绿色生活方式较之可持续发展理论更为具体、实在,即具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又弥补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操作层面缺失的遗憾;绿色生活方式较之“低碳生活”更注重环境的整体性,即能够通过量表进行量化,又不仅仅强调对于碳排放的计量。因此,在多种关注人类社会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的研究中,绿色生活方式是最值得拓展的领域之一。
      问:您能展望一下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前景吗?
      张斐男:绿色生活方式研究作为理解和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切入点,目前的研究远远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展开研究。未来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容是多维、立体的,不是单一、平面化的。王雅林在其著作《人类生活的前景》中提出21世纪我国生活方式建构将向“文明、健康、科学、和谐、优雅”的内涵方向转变。绿色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个体生活中某一个领域的变革,它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整个社会群体生活方式的变革。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包括绿色消费、绿色休闲、绿色交往等内容,所以从任何单个角度研究绿色生活方式都难以窥见到整个绿色生活方式的全貌。
      第二,绿色生活方式研究需要放宽视野,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容丰富,必须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比如消费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研究、闲暇社会学的观点、低碳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到绿色生活方式又和这些研究有着不同的逻辑和视角。绿色生活方式是从生活领域考察个体对于环境的影响,绿色生活方式关注生活领域各方面的环保议题,与个体的环境友好行为直接相关。绿色生活方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关注人类社会和未来的走向,并把对人类社会的高度关注落实到能动者的行动之中,其目标是在生活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三,目前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还出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研究的领域比较分散。涉及消费、闲暇、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分散的探讨,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缺乏对研究结果的整合和提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对于绿色生活方式研究十分必要。另一方面,研究所使用的概念比较多。包括低碳生活、可持续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活方式等许多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和区分,对于继续做好此类研究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绿色生活方式研究缺少实证研究,绿色生活方式的测量量表和调查问卷也比较少,且信度和效度都有待验证。总的来说,绿色生活方式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主题,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