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燕:学习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sa2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15-12-09

      孙彩燕,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 下面是院网站记者马羚采访孙彩燕实录。
      问: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居于第一位。请问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是什么?
      答: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发展时期,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阶段,更是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时期。梳理我国当前和以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的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诸多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素的承受能力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走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强度极尽所能追求高速度发展的老路了,而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自然,把创新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第一原动力,这是既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共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转变经济发展发展的一种战略决策。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对于我们更好的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问:如何理解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答: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正所谓“日新之谓盛德。”无论是我国古代圣贤的“四大发明”,还是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创新救国图强的孜孜追求,都无不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既是中华民族在存亡的历史关头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一种我国社会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难题,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我国在60多年的时间内跨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好几百年才走上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从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增长,到“双创”蓬勃兴起;从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到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大量鲜活的实践无不表明: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内在需要,科技进步的有力武器,更是驱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逆势奋起、持续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源动力。面向“十三五”时期,我们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作为发展理念是激发创新的一种新的条件,作为发展动力是被创新激发的一种新的创新。这种创新一旦开启,潜力就将无可限量。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问:怎样来实践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新不是拍脑门子乱想,必须要崇尚科学,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更不是朝令夕改,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放眼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句话,应该是“遵循规律善于创新”。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规律的认识就有过形象的描述“摸着石头过河也是有规则的,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来办,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所以,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才能善于创新。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新历史阶段,以创新为理念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从当今时代的具体世情、国情及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拘于以往的经验,做出符合我们实际的战略决策;要求我们崇尚科学,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实干,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努力推动新一轮的“再工业化”。目前我们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以创新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问:黑龙江省以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要如何创新?
      答:就我们黑龙江省的经济现实来看,虽然黑龙江省在改革开放后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距离,以创新为理念和动力,在“十三五”发展时期,黑龙江省要结合我省实际找到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创新点。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黑龙江省要做到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主线,重点要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使黑龙江经济更快的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五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在以“继承创新中发展创新”为创新点的带动下将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