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作者:邸乘光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更新时间:2019-04-03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解析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做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和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党在新时代实现历史使命的基本逻辑;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科学擘画了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做出两个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特点、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据以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确定科学的目标任务、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安排和工作部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重大政治论断。
      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总之,过去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别用“五个是”和“三个意味着”做了全面阐述和深刻揭示,并明确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当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后,“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这“五个是”和“三个意味着”共同标注了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第二,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做出了重大论断。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集中反映和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判断,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做出的。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客观也是必然的。现在,中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但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虽然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也进入世界前列,但更加突出的问题则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在分析这种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确认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必须认识到,一方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两个重大论断,一个是确定了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一个是明确了中国现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既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想问题、做决策、谋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强调党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实现其历史使命的“基本逻辑”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十六大报告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3]十七大报告又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4]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5]38,并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直接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仅进一步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且还提出和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基本逻辑——“四个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1]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使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使中华民族富起来了。经过90多年的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首先,“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即“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这是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客观需要,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其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即“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这是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保持自身过硬的客观要求,鉴于此,必须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最后,“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1],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总结和总体思路。“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同时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就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好伟大事业、进行好伟大斗争、实现好伟大梦想,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说,“四个伟大”就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和基本逻辑。
      三、确立新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履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形成新的思想理论,提供新的行动指南,以指导新的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需要新的思想理论,也必将孕育出新的思想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6]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论定向、科学运筹,周密擘画、谋篇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科学总结和系统阐述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其正式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从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既是十九大最突出的亮点,也是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即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的历史性命题。从那时起,党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在这一双重探索中,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时代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2012年11月,十八大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使命。习近平同志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和自觉担当,他形象地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喻为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书写的“一篇大文章”,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5]144。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中国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发展实践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即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继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致力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以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检验和完善创新理论,从而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实践基础方面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治国理政、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从理论创新角度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领会和把握这一科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是基本思想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首先要回答“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1]。正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想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八个明确”与对上述几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基本一致的,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是基本方针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还系统提出和阐述了“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并明确指出:“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全局性、普适性,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根本上说,“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总结和提炼,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方略,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是具体理论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探索和回答,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1]。这是对“14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具体运用和逻辑展开,同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五年实践中形成的,既为这五年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也在这五年的实践中接受了检验。正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同时要求“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属性、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从而郑重地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在此基础上,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进一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郑重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8]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全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全党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内在要求,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对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擘画新的发展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总任务,必须从新的时代条件出发,根据现实与可能做出科学的战略安排。
      众所周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首先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走两步,第一步(即第一个10年)达到温饱、第二步(即第二个10年)达到小康;第三步是在进入21世纪后,再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三大正式确立了这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发展目标,已经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末如期实现。
      1997年,十五大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进行了展望和谋划,进一步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从而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同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而再经过10年的努力,即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再用30年的时间,即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十七大都把21世纪的头20年(即到2020年、建党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明确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十八大在正式提出和确立了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内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13。
      按照这一既定的战略安排,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到2020年之后,我们又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正是根据处于历史交汇期的实际,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安排,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调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年时间里,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30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实际,将这30年分两个阶段安排,每个阶段15年。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前的战略安排相比,不仅调整和提升了目标要求(由“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和提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调整和提升了发展速度(把原定到21世纪中叶实现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调整和提前到2035年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有科学的战略安排,而且必须根据这一科学的战略安排做出全面的工作部署。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第五部分开始的后九个部分,分别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1]。为此,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全面部署,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通过这些举措,努力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出全面部署,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为此,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出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因此,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通过这些举措,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全面部署,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为此,必须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通过这些举措,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关于新时代执政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出全面部署,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的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严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为此,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通过这些举措,切实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外,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关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也都做出了系统部署。上述这些方面的部署,既贯穿和体现了“14个坚持”基本方略,又有具体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包含着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行动纲领。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2-4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8]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7-10-29.

      [责任编辑:王雅莉]

      2018年第1期(总第166期)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