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心理变迁不断加速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宏观领域密集的、渐变的、根本性的社会结构性变革,也包括认知、态度、信念、人格、价值观等微观领域急剧的、显著的、普遍性的个体心理性变革。特别是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强度的竞争压力,高目标的成就动机,使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导致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个人极端情绪或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的高风险因素。但这种无序状态既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亨廷顿曾指出:“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的过程却产生不稳定性。”[1]如果把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无序化看作“不稳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这一方面反映了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无序化是现代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推进,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必然会向着更为有序的方向发展。期间,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将会“大显身手”,成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间接生产力”。
一、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健康服务
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究竟对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什么影响?在初步解决了13亿国人的温饱问题后,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先后颁布了多部统领心理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政策。特别是2013年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从法律层面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显然,这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与心理冲突有关,更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和实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有关。因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现代生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一致认为,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心理健康作为基本条件[2]。目前,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冲突、行为适应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仅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程式化的做法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和支持。只有不断强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既治标又治本的独特作用,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从心理健康发展的历史演变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制度的产物。心理辅导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核心,有的研究者甚至把两者视为等同[3]。目前,中国心理辅导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心理辅导制度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4]。因此,大力加强中国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势在必行。与此对应的政策与实践措施应是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
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国际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纵观国内外心理学为心理辅导服务的历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早期以医学模式为主,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有智力落后或心理障碍、需要提供特殊心理服务的少数人,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是强调的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根据其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5]。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人,也只有人的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但是,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以人为主体的意识较为薄弱,自上而下的研究与项目设计,带有医学化、形式化、表面化、孤立化的倾向。实施的方式也不够丰富,并未做到以人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体验为前提,有些干预甚至带有强迫的意味。因此,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提升人的主动求助行为,如何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善提升人对社会的认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相关措施、干预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突出以人为主体、为人服务的理念,注重体验性与生活性,使他们在体验中做好未来社会生活的准备。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治疗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服务质量。从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意味着切实地从人自身需求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毕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育与干预。
什么是心理健康服务?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健康理论、原理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和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能,预防或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系统、心理健康自评与他评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等。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工作,其理论和技能的发展决定着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培训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循证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即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其服务质量[6]。纵观理论发展历程,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取向、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人本主义取向、后现代理论以及整合主义理论等。近年来,侧重心理体验为主的疗法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心理体验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获得较深刻的领悟和产生较大的变化。如心理剧、舞动治疗、家庭系统治疗、沙盘游戏治疗、萨提亚系统转化模式等。除此之外,国内心理健康服务者有效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方法,影响较大的有意象对话疗法、渗透中医或中国哲学的心理或情志疗法等。
二、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基础
近年来,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都在持续升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在美国30%的人曾经接受过心理治疗,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 050亿美元。在法国,心理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超过了购买食品的费用。在中国,70%左右的人属于精神“亚健康”状态,有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中,有心理障碍患者每年以11.3%的速度增加。全世界有4亿人受到各种精神疾病的困扰,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率仅占总人口的9.5%。Kieling等人的报告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全球10%~20%的儿童和青少年[7]。Kaess等人对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3 070名人群进行了风险行为与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发现高达61%的调查对象属于心理行为问题风险人群,12.5%的调查对象需要接受进一步的专业帮助[8]。同样,中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服务状况、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及经济建设的要求。例如,江光荣和李凤兰的研究发现,82.7%的被试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帮助时遭遇到困难[9]。笔者的课题组对全国10 405名大学生的调研结果表明,84.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但只有47.8%的学生表示能够很方便地获得心理健康服务[10]。可见,重视人类心理健康服务已迫在眉睫。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颁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谓是“雪中送炭”。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和“浏览器”。
从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看,其重点是个体与群体,与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部分重合。从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看,除了“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外,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良好国民心态,增进人际和谐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内容,这与社会心理服务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11]。《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符合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与国际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这一目标又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普遍开展全民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尽快建立和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实现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并初步建立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其次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干预,实现全民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有效缓解和遏制。显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其终极目标都是实现人们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在上述目标引领下,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职业人群、学龄人群、老人妇女幼儿和残疾人、特殊人群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这与社会心理服务的重点人群基本吻合。《意见》要求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和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时间分配、压力疏导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为员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创造条件;要求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和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个性特征,尤其要关心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经受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和性侵犯儿童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促进身心可持续发展;《意见》特别要求关注老人妇女幼儿和残疾人、特殊人群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充分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和教育资源,向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帮扶援助、婚姻调适、家庭关系调解,以及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医疗救助、心理疾病应急救援等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消除对弱势群体的偏见,提高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显然,根据不同人群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不仅强调了坚持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满足了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实际;同时,也体现了这是一项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促进转变,心理健康服务向社会心理服务延伸,心理健康服务为社会心理服务打基础、夯地基的“系统工程”。
从心理健康服务的类型与途径看,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具体化。无论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还是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都可以视为是社会心理服务的组成部分。因为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无论是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方法与技能,开展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宣传方式等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帮助人们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和发挥潜能,解决生活、学习、职业、婚姻、亲子、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的心理困扰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抑或是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心理健康工作者和社会志愿工作者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援助热线、心理评估、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都是为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态,学会调适心理困扰和心理压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进而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从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方法和队伍建设看,心理健康服务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压舱石”。《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强调,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有序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发挥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组织作用。上述这些,实际上都是要求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和范围,为进一步展开社会心理服务固本强基,为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机制“劈山开路”,最终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社会心理服务决定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
从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看,其重点是群体与社会,相比心理健康服务对象更为复杂。
社会心理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因此,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环境建设工程,其服务的主要路径通过环境系统实现,而广义的环境又可视之为生态系统[12]。毫无疑问,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并应“建立社会结构性因素与心理问题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3]。研究也表明,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大风险性因素[14]。这是由心理健康的内涵和特点决定的。
自我成长不但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然而,自我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自我探索的欲望与需求,促使个体愿意尝试一切可能的方式寻求自我认同,由此可能导致外化问题的出现;同时,情绪的反复无常且消极情绪体验较多,又会导致内化问题的发生。但是,人无法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社会环境也无时无刻地塑造着我们的心理与行为[15]。这样,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受到家庭、社区、学校,金钱、权力、资源分配,以及公共政策的影响[16]。社会心理就是罩在心理健康上的“一道魔咒”。
我们认为,社会心理服务决定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即社会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依赖于环境系统的传导。美国康奈尔大学布朗芬布伦纳教授曾把环境诠释为由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四个由近及远的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层次序列系统,而社会影响可以划分为围绕个体扩展开来的一系列系统来实现[17]。显然,把不同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将两者的主要内容归位在相应的环境系统中。
第一,微系统中的环境变量。对心理健康服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微系统中的因素,包括个体直接接触的那些方面。社会心理服务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诸多影响需要微系统的传导才能得以实现,如亲子关系质量、工作环境与同事关系等。
第二,中系统中的环境变量。中系统由微系统的交互关系组成。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家校互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外系统中的环境变量。外系统包含那些个体不在其中,但其变化能够立刻传导至微系统从而影响个体的变量。例如,家长的工作变动会影响到家庭中的互动,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
第四,宏系统中的环境变量。宏系统能够决定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的特征,是某一文化中的社会发展蓝图,包含特定文化的信念体系、知识结构、习俗、生活方式、国家政策等。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了宏系统中城乡差异、社会心态、价值标准等的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五,时间系统中的环境变量。包括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状态、居住地等的变化,以及战争、移民潮等重大事件。其中,社会经济地位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时间系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最主要体现。
显然,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必须放置在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下进行。个体压力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当环境中拥有的资源和要求与个体的需求和目标不匹配,无法达到平衡时,个体就会产生压力感。这时,个体就会调用各种内部、外部资源应对这种压力感。而应对失败,则会使这种压力感进一步加深,各种消极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问题会“如约而至”。因此,要提高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从优化环境和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这两方面入手。所谓优化环境,就是创设更为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一个健康、理想的社会环境对个体提出的要求是适度的。这种要求不仅不会引发各种消极的身心问题,反而会刺激个体通过学习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来完善自己,以实现新的平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体心理健康“防重于治”。对于个体而言,不断生病—治病—生病—治病的人生是被动而无奈的,最好是保持长久的健康,使疾病无机可乘。同样,对于社会环境而言,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有效性,杜绝各类问题的产生是理想的状态。要接近这种理想环境,社会与个体都应该采取一种互动的、合作的姿态来完善整个生态系统。
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城镇化运动、教育体制改革等社会变迁改变了个体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诸如留守儿童等心理健康的高风险群体。我们认为,社会转型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方式有两类:一类以社区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变量为中介,称为系统性影响;一类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同事关系等变量为中介,称为关系性影响。不可讳言,社会转型是当下人们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其效果依赖于生态系统模型中各子系统的互动来实现。首当其冲是时间系统、宏系统中的相关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城乡差异等,其变化会传导至外系统、微系统,并通过微系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家庭模式、教育质量标准的变化可能导致家长工作、学校课程设置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家庭、学校,并最终影响其心理健康。王雅林认为,社会形态由“依赖人”向“依赖物”转变过程中人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转型提高了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重要性,经济转型进一步拉大了个体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18]。Yoshikawa, Aber和Beardslee认为,贫穷能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情绪、行为健康。贫穷的青少年通常就读于较差的学校,接受低质量的家庭教养,居住的社区也通常较为危险且缺乏社会资本[19]。这充分佐证了社会转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传导:低社会经济地位代表了时间系统的变化,危险的社区、贫乏的社会资本体现了外系统的影响,低质量的学校与家庭教养则隶属于微系统,最终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外系统、微系统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能够影响社会转型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例如,低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也可能在家庭、学校、社区中获得好的教育、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等,从而抵消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从社会层面入手提高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主要通过了解个体的社会和感情需要,从而来制定各种政策,提高个体的社会地位、促进群体职业化的进程,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引导公众的态度,使之改变不切实际的期望,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及其对社会的意义。从政策制定方面看,政府除了采取一些基础性的举措,还需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执法,增加投入,改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
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其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是基础,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是重点,两者统一于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实现自我和谐,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网络,促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实现社会和谐,则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毋庸置疑,自我和谐是“因”,社会和谐是“果”,实现自我和谐方能社会和谐,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心理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同样是心理和谐[20]。因此,无论自我和谐还是社会和谐,其核心都是心理和谐。什么是心理和谐? 《辞海》对“和谐”的解释为思想、大小、颜色、音调等方面各部分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均衡匀称, 没有什么使人产生不愉快或讨厌的感觉[2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和谐可理解为人们处理与协调各种各样关系时的平衡状态;心理和谐则是指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彼此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 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以及人格的完整及协调,同时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减少内外部冲突或社会冲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之间彼此协调。包括:(1)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协调一致。例如, 对于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在情绪情感上就会产生较少的消极感受,触景生情且能情随意动。(2)认知和意志的协调一致。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使困难重重仍能够坚韧不拔,始终不渝。(3)认知和行为的协调一致。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认知和行为较少冲突,即使有冲突也可以成功解决。同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能够自主行事。
二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与整体相互协调统一,并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心理和谐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关系系统与内外界环境沟通时,能够使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各部分协调工作,步调一致并受整体的统摄,从而达到与内外部环境的有效沟通。实际上,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1)内部各心理过程和内容是一个相互协调的工作系统,表现出较少内部冲突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2)在保持内部和谐的同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被外部环境所理解和认识,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由一个独居的“自然人”到群居的“社会人”的转变。
心理和谐作为人的社会心理关系系统,自然有其特殊的内在结构,并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动态的结构使相似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圈中得到实现,具体表现为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心理和谐的这一维度结构已经得到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检验[22]。
我与自己的关系。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接纳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自我,设计自我和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其核心是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识不为财富、外貌、出身、权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力量主要源于其内心的和谐,以及自我修养的准则。人的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
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朋友、同伴、同事、同志、亲子、师生、长幼、上下级等关系,人际关系便是在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与他人交往时,尊重他人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尊重他人的成长经历和情绪感受,善于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他人。在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需要。人际和谐是心理和谐的核心。
我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以及自然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人与自然沟通时,必须首先学会认识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尊重自然角度,与自然发生物质、能量和情感交换。一个心理和谐的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接受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做违背、损害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睦共存和协调发展。个人层面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层面的政策、法规都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产生影响[23]。
我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对集体、社团、阶级、政党、民族、国家和世界等之间的关系。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正确面对自己与各种群体或团体、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因此,相对于社会的旁观者,其更乐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坦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发展社会关系,实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标。人的社会化是心理和谐的必然产物。
当然, 心理和谐是相对的,没有人拥有绝对和谐的心理状态。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和谐[24],心理和谐是健康心理的本质特征[25]。因此,从动态的角度而言,心理和谐的标准也可部分理解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心理和谐是一种适应良好的状态,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和谐的[26]。反之,便谓之心理不和谐或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和谐是相对的,不能用类似于“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是发烧”的标准来评判。另一方面,心理和谐也不仅是有没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它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心理和谐的标准包括认知协调、情绪稳定、人际和谐、知行一致、人格健全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知协调。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又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识,排除不和谐的信息,从而达到认知的协调。心理和谐的人通常具有促进认知协调的倾向。
二是情绪稳定。一般而言,情绪稳定的人通常能够体验较多的积极情绪。拥有平和愉悦的心理状态,对周围的人、事、物和环境较满意,能够冷静地判断事物和处理事件等,即使遭遇消极情绪,也能够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情绪水平,具有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相反,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的人则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的状态。
三是人际和谐。和谐社会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因此,一个心理和谐的个体也必然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人际关系不和谐,由于一些小事与人争吵,人际冲突不断,或怨恨或嫉妒,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团结、友爱与支持,个人的心理和谐则无从谈起。
四是知行一致。一个人只有在行为和认识较一致时,才可能使内心处于一种协调和平衡的状态。否则,认识到错误的行为仍然一意孤行,或者认识到应该做的事情却不作为,极易导致悔恨或受到良心的谴责,无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只有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才有可能实现或保持心理和谐。
五是人格健全。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体的人格内部协调统一,指一个人要有自己较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其情感和行为受这些观念的支配。二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指一个人在保留其人格独特性和自主性的同时,能够被他人理解与接纳,为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创造更大的空间。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人格不健全者或者有缺陷者,如暴躁、偏激、自闭、孤僻等,极易导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更不用奢谈心理和谐了。
总之,对个体和群体而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就是开展日常性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对群体和社会而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就是培育正确的社会态度和健康的社会情绪,客观的社会认知和健全的社会影响,积极的社会行为和公平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心理预警和疏导机制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理服务,这是提升人们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心态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源头性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罗晓路,林崇德.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建构[J].心理科学, 2006,29(5):1031-1034.
[3]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俞国良,赵军燕.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13,34(8):90-95.
[5]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 2015,36(8):125-132.
[6]Stephan, S. H., Connors, E. H., Arora, P., & Brey, L.A Learning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Raining School-based Health Providers in Evidence-base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3,35(12):1970-1978.
[7]Kieling, C., Baker-Henningham, H., Belfer, M., Conti, G., Ertem, I., Omigbodun, O., ... Rahman, A.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Worldwide: Evidence for Action[J]. The Lancet,2011,378(9801):1515-1525.
[8]Kaess, M., Brunner, R., Parzer, P., Carli, V., Apter, A., Balazs, J. A., … Wasserman, D.Risk-behaviour Screening for Identifying Adolescent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Europe[J].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4,23(7):611-620.
[9]江光荣,李凤兰.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81-88.
[10]俞国良,赵凤青,罗晓路.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09-112.
[11]刘华山, 周宗奎.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标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5), 73-80.
[12]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15(4):433-439.
[13]梁樱.心理健康的社会学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3,(2):220-241.
[1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Mental Health: Concepts, Emerging Evidence, Practice[M].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15]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losing the Gap in a Generation: Health Equity Through Action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M].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17]Bronfenbrenner, U., & Morris, P. A.The Bioecological Model of Human Development[M]//R.M.Lerner & W.Damo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Vol.1.2006:793-828.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
[18]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3,(1):87-93.
[19]Yoshikawa, H., Aber, J. L., & Beardslee, W. R.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the Mental,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Youth: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12,67(4):272-284.
[20]林崇德.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5-11.
[2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2]刘婷,秦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14-20.
[23]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33(1):1-7.
[24]阳泽.心理健康观的审视与再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46-151.
[25]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8,(S1),60-64.
[26]俞国良.社会转型:心理健康教育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大威]
2018年第4期(总第1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