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作者:任保平,李禹墨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更新时间:2019-0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培育新动能是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改革内容。新时代下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找和培育新动能,并通过新动能的培育推进新常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动能转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高质量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而这样的变化也为我们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经济状态下“新动能培育”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和推广。动能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特指因为运动而使物体产生的能量,其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将这一概念沿用到经济学中则指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与能量。2015年1月,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新动能,他将新动能归纳为通过结构性改革等举措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来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以此为起点,新动能培育的问题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在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指出,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替,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的台阶。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这是第一份有关我国新动能培育以及新旧动能间接续转换的正式文件。同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政府工作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出“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新动能是新时代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的驱动力,它有别于传统的动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和新能量[2]。
      经济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动能也有所不同。正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更替推动了我国新旧动能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稍有波动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其阶段性及其动能转换如下。
首先是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处在费雪和克拉克的部门理论中的初级状态,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7%,生产率较低,生产方式偏向于粗放式的低级生产。1981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达到了40.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占比超过总就业人口的50%。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符合短缺经济的特点,总需求远远超过了总供给,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等也处于短缺的状态,整体经济都处在恢复和调整的状态。但不得不承认,在初级状态下,我国通过改革开放等系列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重新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为我国后续的经济起飞积蓄了能量。此外,在发展东部的同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均衡了区域不平衡,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同时鼓励民营、私营企业的发展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76年,我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1978年我国的GDP增速已达到11.7%。在初级状态下,我国经济虽有波动但仍迎来了几个增长峰值。
      之后我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及乡镇企业的崛起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开始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在这一阶段,我国利用丰富的劳动力所创造出的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此外,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虽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之发达国家70%的城镇化率相差甚远,但起飞阶段下城镇化的推进对当时的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口的集聚反向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分工细化,从而推动了经济体系的复杂化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始逐步向制造业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大,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之间相互影响,我国整体进入温饱水平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而加入WTO等一系列开放措施使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外需拉动也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在起飞阶段后,我国迎来了小型的“L型”增长阶段。政府的干预不断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比重下降,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加快,逐渐开始摆脱制造业低端锁定的风险。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向集约型的新兴工业与具有高收入弹性的服务业转移。在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而消费模式则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进入个性化消费。同时,市场中的价格变化呈现出以结构性价格上涨为主的特征,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明显超过了需求的拉动作用。虽然经济开始在小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但这样的增长仍存在着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的隐患,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使产业升级转型遇到瓶颈,自2012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经济面临着新环境与新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即我们所说的“新常态”。这一阶段的大背景是老龄化开始显现,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环境承载力达到临界值,房地产泡沫化,金融等非实体经济的隐性风险逐步显现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难题,我国制定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使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迈进,从依赖投资等驱动力拉动,转变为依托消费、服务业和内需的带动。伴随着这种经济新常态,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16年,中国三次产业比重为8.56∶39.81∶51.6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7.8%,这些变化昭示着我们应继续遵循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提振生产率的思路,培育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3],从而形成新的总供给曲线,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将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尽可能地缩短。
      二、新时代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动力
      传统的经济增长潜力主要在要素层面,大多是依靠投资驱动的,伴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增长动力已经走到了尽头。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产业革命,在我国是指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计划自2002年起开始施行并发展至今,这也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基础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反映新工业革命标志的高端产业,如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技术等;二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而要培育新动能,推动建立新型产业的动力在于创新驱动,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换而言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动力在于创新,可以说创新本身就是新动能,它是追赶超越的根本引擎,也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动力所在[4]。因循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是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培育创新这一新动能的动力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增长动力不再适应新时代下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引入创新等技术进步要素作为新的驱动力,并从中长期入手来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虽然新时代下的经济结构伴随着转型的阵痛,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生产率的改进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只有将创新作为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将经济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型、资源依赖型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我们打造出适应创新驱动力的制度环境与法律环境,为创新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样的保障又能反向激励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来获取潜在利润,在完善金融体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力。要顺利实现从追赶向前沿引领的转型升级,也迫切需要提升我国的开放创新能力,推动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政策支持也是创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创新政策来统筹协调发展。同时,还应该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引导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创新。
      2.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石,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就是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应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首先,要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6.2%,虽较之前已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与70%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应重点努力的。其次,政府应加大创新投入,从财政上对创新项目给予支持,以此带动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最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心与重点,应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产品与产业。
      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5]。据伦敦咨询公司UHY国际报告称,自2010年来,中国“双创”企业数量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增长,说明在一系列关于支持“双创”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创业创新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我们要推动市场改革,由市场来引领投资,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大众的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双创”的发展提供支持。但在释放政府红利的同时,也要做好顶层设计与长期规划,通过宏观引导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
      3.提升科教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
      人才是创新活力的源泉,也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的关键。当前,伴随着传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知识技能型劳动力的供应,通过科学教育培育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依托人力资本来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2016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位,达24万;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 440亿元,占GDP比重的2.1%,企业占比78%以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 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同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这些高素质劳动力为我国的前沿自主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也推动了经济发展由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
为此,一要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以人才为本,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通过高素质劳动者带来的“新人口红利”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迈进。二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通过立法与打造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手段保护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解决其科研创新的后顾之忧。三要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流动与交流,使其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流动起来,从而带动更多领域和更多区域的创新发展。四要鼓励扶持青年创新型人才,摒弃门户之见和论资排辈,为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铺路搭桥,使他们勇于创新、大胆创新。
      4.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系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需要政府、企业各方面的协同创新,重点是发挥企业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同作用[6]。这不仅是生产要素和创新型资源之间的有效聚合,也是科技和经济之间的一种联动,通过这样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新动能培育中的创新驱动问题。在企业方面,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与合作将前沿技术引入企业生产中来。这种协同效应能有效地降低和摊薄企业的创新成本及风险,并对企业的创新形成正向内部激励作用,使其更好地对研发团队和科研机构的产出成果进行生产应用。在政府层面,要通过政策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做好科技创新政策、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并使政策落实到具体规划、具体部署、具体政策、具体行动中。通过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导向功能并督促竞争,将产业政策聚焦到创新上来,构建以支持创新为重点的产业政策体系。还可以将创新类指标加入政绩考核体系中去,例如,科学技术贡献率、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等创新类指标都可以列入,从而在政策层面加大对创新的关注。此外,政府还要通过创新政策支持多部门、多领域的要素和资源整合,在宏观上进行优化配置。
      通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社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协同发展智能制造、柔性化生产、分布式生产及个性化定制。同时,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技术创新的容错机制和激励,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平台支持,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疏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7]。
      5.推动发展模式创新
      真正的创新绝不仅限于伟大的技术发明,而是要把技术与商业相结合,从产业、区域、企业等多主体、多层次来发展模式创新,助推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发挥模式引领的作用。
      首先,在产业方面,要着重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着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新兴现代化产业,并通过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更好地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其次,在区域方面,要因地制宜,依据区域特色来规划发展路径,发挥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真正做到多层次的差异化发展;应立足区域优势,在补齐地区经济发展短板后开发出新的地区增长潜能;应打破地方保护,把握好大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通过城市群的效应做好产城融合,使创新机制在城市群的土壤上得到更好发展。第三,在企业方面,发展模式创新要多关注高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在政策上进行帮扶;在企业内部也要创新组织方式,通过内生动能的驱动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三、新时代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与增强是我国制造业能否迈向中高端的关键因素,而若想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我们就要在科技与产业创新层面做大做强,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8]。伴随新理论、新技术创新浪潮的到来,引领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产业将聚焦到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而创新正是当前我国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也是加快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提高人们福祉的根本推动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路径要求我们转变旧的思维方式,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式,增强创新能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创造出新的增长极[9]。因此,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
      熊彼特在创造其创新理论时,将企业家定义为创新主体,但显然在当下这一范围过于狭窄。创新的领域是多元的,其范围是广泛的,而创新型主体也包含着丰富的层次。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主体定义为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与国家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正是我们打造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需要坚持的思路与方向。
      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中,应努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型个人、创新型区域、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国家平台、创新型政府等新的经济主体。在个人主体层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不再具有发展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但我国有越来越丰富的人力资本。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65万,这些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金矿”。我国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政府职能改革、宏观调控创新和微观经济体制改革,将这座“金山宝库”变为新的生产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益的创新型主体。在组织主体层面,要在打造个人创新型主体的基础上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建设工程,支持建立一批集技术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新主体。这里的企业是指现代企业制度上的企业,不仅要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还应关注科技型小企业在创新浪潮中的作用。而在国家主体层面,制度创新是关键,要把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通过政策改革协调好创新型主体的各个方面,使之发挥联动作用。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都将视线投放到了新兴产业,并希望以此作为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的再次腾飞。而我国也意识到了新技术与新产业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并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既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又要乘着信息化、新技术的春风,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新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今后的新动能培育中,我们要沿袭这一路径,以高新产业技术的创新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发展目标,依托新兴技术产业链条整合资源,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各类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在创新2.0计划下推进“互联网+”战略对其他领域的带动作用,发展新的共享经济模式,打造出适应经济新时代下的新型互联网业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使品牌与产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降低进入门槛,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改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激励,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培育具有大市场、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长期以来,品牌建设和品牌管理一直是困扰我国本土企业的一个问题。品牌产品的建设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形象,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品牌效应也对当地的市场有着带动及拉大作用,市场也将会对名牌产品的效应及其产业链集聚做出反馈。大市场是跨越了一系列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有密切的互补关系而构成的一个市场。因此,名牌产品若想具有大市场,就要在上下游产业上下足功夫,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一个名牌产品发散带动从而形成多个名牌产品。高附加值则是说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应在原有的价值基础上发展有效劳动并创造出新的价值,基于此,需要提高投入产出比,在产品上倾注技术、文化等投入,使名牌产品的内涵更加立体化。通过发展培育具有大市场、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相当于为我国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国家形象平台。伴随名牌产品的形成与推广,中国商品和服务形象也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播,从而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国内名牌产品还能使企业间获得协同效应,并形成共同进化机制。
      在高质量发展中,要加快经济从对产品的侧重向对品牌的侧重转化,积极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推进品牌经济发展的道路,逐步构建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等多层次品牌经济发展架构;在新动能培育中,要继续坚持树立“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新形象,培育特色名牌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要增加产品的种类,鼓励企业加快研发出新的产品,以满足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要紧抓产品质量,建立对产品质量的审核监督体系,以及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后续监管惩罚机制;应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品牌制定与管理构架,从而提升附加值和软实力,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
      4.构建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激励机制分为宏观层面的国家激励措施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激励。在宏观层面,新动能培育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激励和引导,因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措施和激励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为企业加快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动力[10]。还要鼓励各项优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帮扶,主要包括在财政上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费用在征税上进行加抵扣除、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激发其自主创新潜能;通过产业基金、创业基金等新工具,让政策更多地向新产业、新业态倾斜,引导企业和投资者积极转型。除了各种优惠政策的激励,对产权的保护也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现今产权保护领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公权力对产权的保护不稳定,政府违约和政策不稳定,侵害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人的合法产权和权益;二是对非公有制产权的保护弱于对公有制产权的保护,不同所有制下产权保护的不平等将不利于创新激励;三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易发多发,侵权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长期存在。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打造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创新开拓新的途径。
      在企业内部则应建立人性化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和团队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要从三方面做起:一是鼓励产品创新,产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与关键,通过激励研发工具与技术的更新有助于产品升级;二是激励企业内部经营营销创新,做好产品营销模式和供应链采购模式的创新是这一部分的关键;三是激励管理模式创新,现代化的企业应当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企业新动能培育的立足点[11]。

      参考文献:
      [1]任保平.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5,(5).
      [2]王小广.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J].人民论坛,2015,(35).
      [3]马艳玲.准确把握新常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J].经济师,2017,(5).
      [4]刘冰.准确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任务和重要举措[J].理论学习,2017,(8).
      [5]刘迎秋,吕风勇,毛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6).
      [6]朱厚伦.树立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努力实现“十三五”开局创新转型发展[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4).
      [7]汪燕.迈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坚实步伐[J].浙江经济,2016,(20).
      [8]辛国斌.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J].行政管理改革,2017,(6).
      [9]徐广国.契合新常态,寻找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对新一轮银川发展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7,(2).
      [10]刘佳.“四新”促“四化”助力新旧动能转换[J].理论学习,2017,(8).
      [11]任保平.在追赶超越中培育陕西发展新动能[N].陕西日报,2017-09-01.
      [责任编辑:陈淑华,王力力]

      2018年第4期(总第169期)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