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黑龙江流域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哈召开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更新时间:2014-10-24

       由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黑龙江流域文明史省级重点学科友情支持的第三届黑龙江流域文明学术研讨会于 2013 年 12 月14 日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来自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绥化学院、《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北方文物》杂志社、《学术交流》杂志社和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单位的近80位专家、学者齐聚黑龙江大学,围绕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黑龙江流域民族、黑龙江流域历史地理与重大事件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本次大会共收到会议论文44篇。
      上午8点30分,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开幕式由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胡凡主持。他强调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明代永宁寺兴建600周年与明王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经略”。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段光达教授致欢迎辞,他认为黑龙江流域是个大的区域概念,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活动于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众多而又复杂,近代以来这里又成为东北亚国际争端的重要地带,因此,开展这项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指出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并印发省区各部委贯彻实施的时刻,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十分及时和恰当的,是符合黑龙江省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黑龙江省社科院魏国忠研究员代表学界同仁作了精彩的发言,他鼓励年轻学者一定要抓紧时间、抓住机遇,争取早日在学术上获得更大的成就。
  开幕式后大会进行主题发言,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丛坤研究员主持研讨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衣保中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生态环境视角下黑龙江流域黑土带垦殖的历史反思》的学术报告,他指出,黑龙江流域以广袤肥沃的黑土地而著称于世,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巨变,但是如果我们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出发,就会发现百余年来黑土带垦殖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喻权中研究员以《多维视野中的黑龙江流域文明》为题,分别从语言学、分子人类学、经济学等角度论述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牡丹江师范学院卢伟副教授作了题为《亦失哈东巡奴儿干考》的发言,他详细论述了明朝宦官亦失哈的个人生平,前后10次开通东北“丝绸之路”东巡奴儿干的事迹以及对于整个东北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副院长李秀莲教授作了题为《爱新觉罗氏在辽金时期的族源考》的主题发言,她指出“爱新觉罗”姓氏源自金代夹古氏,越里笃、温敦、乌林答、伊埒图本是同一词的不同转写,“爱新觉罗”是满汉混合语的一种形式,爱新觉罗是伊尔根觉罗的分支;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助理李随安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城市发展史:考察黑龙江流域文明的视角之一》,他指出,考察黑龙江流域的城市发展史,比较中俄两国在推进城市化方面的不同举措及其效果,可以为黑龙江流域未来的城市化提供借鉴,从而推动黑龙江流域文明向新的阶段迈进;齐齐哈尔大学范传南先生作了题为《清初黑龙江地区站丁来源构成与选拔标准刍议》的发言,他提出黑龙江地区驿站站丁的选拔标准前后有所变化,其最终选拔标准共有四方面考量;哈尔滨市档案局胡珀先生作了《哈尔滨关道性质考论——兼论哈尔滨设治时间》的发言,他认为哈尔滨关道可以视为清朝政府的地方外交机构,由于哈尔滨关道不是地方行政管辖机构,不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照营口厅例添设的滨江厅江防同知才应为哈尔滨设治时间;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吴树国教授作了题为《按出虎水地域集团南拓与阿骨打反辽》的发言,认为不遣阿疎是阿骨打反辽的一个重要动因,其背后是以生女真完颜部为主体的按出虎水地域集团南拓与辽中央政府的矛盾。这一事件导致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直至恶化,最终走向战争。整体上看,不遣阿疎是矛盾的源和主体,头鱼宴事件是这一矛盾的延展,而辽统治者对女真族的压迫应是阿骨打反辽的背景;双鸭山市文物管理局局长王学良研究员作了《双鸭山是东北亚挹娄文化中心——双鸭山挹娄城址形态及社会初探》的发言,他通过水平面地图和航拍图片向与会学者详细讲述了双鸭山地区挹娄文化典型城址和典型陶器、铁器,指出双鸭山是挹娄文化的分布中心,同时呼吁学界的学者们要经常走出去,不要纸上谈兵;最后中国岩画协会会员崔越领先生作了题为《大兴安岭岩画证明黑龙江流域是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发言,他通过大量的岩画照片指出大兴安岭是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兴安岭岩画为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其意义非同一般,同时希望学界重视大兴安岭岩画的学术地位。
  小组讨论在下午进行。第一小组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梁玉多研究员主持,第二小组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副院长李秀莲教授主持。小组讨论发言踊跃,学术气氛甚浓。
  16点30分,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栾继生教授主持,首先由分组组长对小组代表发言作总结性汇报,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胡凡教授随后作了本次会议的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出席本次会议的学者们的发言选题范围广泛、学术性强,其中考据性的文章占有相当大比重,这是黑龙江流域文明深入发展的根基。同时这次会议也增进了学者之间的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随着探讨的深入,提出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对推动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的继续开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