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俄罗斯所研究员马友君文章 作者:马友君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8-08-14

      2018年8月14日,我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马友君在《黑龙江日报》第8版理论版块发表文章,文章题为《多举措促进中俄农业合作》。现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中俄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俄粮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渐强,且与中国运距较短,从平衡贸易和市场多元化角度考虑,进口俄粮有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近期在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俄粮出口透明性和公正性也在不断增强,对于促进中俄农产品贸易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中国应适时调整粮食进口策略,多渠道多举措积极推进中俄农业合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       扩大中俄农业合作规模效益

      中俄农业合作进出口额不大,发展速度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俄罗斯投资市场条件不佳的因素,也有我国进口粮食市场惯性思维的问题,更主要是双方对加强农业合作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此,一是两国需尽快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农业合作涉及范围很广,同时俄罗斯地域辽阔,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中俄双方农业主管部门应共同协商,在政府层面尽快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对农业合作给予宏观指导。二是设计合作路线图。可依托现有的需求和发展潜力,确定两国农业合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国家支持下,扩大俄豆种植面积,以回运和就地加工两种手段,增加俄豆在我国市场的份额。三是签订长期粮食贸易进出口协议。中国进口俄粮主要还是企业行为,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中俄应选择适当时机签署长期粮食贸易协定,使进出口双方在未来合作中有据可循。

      二、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破解中俄农业合作资本瓶颈

      我国的对俄农业合作企业多为私企,企业实力不强,而国家多数商业银行不愿给境外企业提供商业贷款,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门槛高,因此,一些在俄境内中企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已签订的土地种植合同无法完全履行,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困境。为此,一是增加国有银行支持力度,给予资金上的特殊支持。建议中俄两国共同出资,设立“中俄农业合作扶持基金”,共同支持中俄两国企业在俄罗斯开展农业合作。二是俄罗斯农业市场潜力巨大,应鼓励大型国企央企进入对俄农业合作领域。三是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民营企业了解俄罗斯农业发展前景,使民营企业充分了解俄罗斯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对俄农业合作的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增加在农业领域的投资。

      三、发挥境外园区功能   创新中俄农业产业合作模式

      支持我省建设对俄跨境农业产业园区,围绕农业产业,促进中俄间农业产业链对接联合,提升产业链效率,实现互利共赢。一是鼓励我省境外园区利用俄罗斯远东开发之机,积极打造境外农业合作先导区和试验区。要适应俄罗斯本土化的农业合作模式,树立质量安全典范,按照中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要求,不断提质增效升级,创建高质量农产品品牌。二是引导企业增强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减少由于不知法、不懂法而带来的经营风险。鼓励园区企业制定运作高效的管理制度。三是利用俄罗斯远东开发力度加大有利时机,发展对俄农产品加工产业。利用俄罗斯超前区税收和投资政策,选择和培育重点农业加工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龙江”品牌,壮大龙头企业。

      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俄部分企业专注于生产经营,在培养本土化人才方面做的不够。对此,一是我国在俄农业合作企业要认真履行俄罗斯相关手续,开展公平竞争,诚信经营,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热心公益事业,增进文化交流,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企业形象,履行环保责任和相关法律义务。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现在从事对俄农业合作主体大多是农民和工人,亟待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发展理念。建议我国如黑龙江、吉林等对俄农业合作大省,依托科研院所、大学等,开展对俄农业合作岗前培训,对赴俄技术工人进行必要的业务、语言和礼仪的培训。三是培育对俄农业开发主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支持按境外区域组建农业开发企业协会(商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境外企业和农民联合经营、集团化发展,强化境外企业行业自律。在俄投资建设一批农业合作重点项目,培育对俄农业合作主体,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五、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农产品便捷运输通道

      由于俄罗斯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俄农业合作。一是推进运输通道便利化。借助俄罗斯远东建设“滨海一号”和“滨海二号”走廊的有利时机,探索中俄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为农产品运输提供支撑。二是建设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要积极争取中俄两国设立“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要以农业产业合作为切入点,围绕产业布局,保护生态和创新体制机制等为出发点,争取中俄两国沿边地区对接合作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破解对俄合作数量不大,质量不高及产业发展滞后的难题,为国家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探索发展路径、经验,打造对俄合作重要枢纽中心,使区域经济合作真正成为中俄两国全面合作的重要支撑。三是加强重点口岸建设。加速推进绥芬河、同江、黑河等口岸和通道功能的改造升级,打造粮食进口专业口岸、配套口岸、效益口岸,从口岸建设上大力推进“枢纽”建设。推进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常态化,加速口岸的铁路和公路整体改造,建设现代化的粮食仓储基地,全面提升口岸的通关、周转与仓储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博路1000号 邮编:150028 电话:0451-58670434 传真:0451-58670020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ICP备11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