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我院“五院发展”战略部署,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研究能力,院科研处开展了2025年“强研赋能”青年科研人员学术能力提升计划。7月2日,科研处邀请四位我院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围绕学术精神传承、研究方法创新、论文写作与期刊投稿及学术史撰写四个方面,为全院青年学者开启学术研究赋能之旅。
我院退休老专家黄任远研究员以《牢记使命 潜心研究 把论文写到龙江大地》为题,结合38年扎根田野经历发出铿锵呼吁:“学术生命在于‘深扎根’,学术研究需‘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强调青年科研人员要扎根黑土地,坚守科研岗位;要甘于坐冷板凳,找准选好科研项目;要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扩大学术研究视野;要努力更新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我院退休老专家王爱丽二级研究员以《研究方法:解锁未知问题的金钥匙》为题,深度剖析方法论危机、方法论革新和AI时代的方法论革命。她强调研究方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工具本身,更在于其背后的科学精神—以系统性、实证性和批判性思维突破认知边界。
学习与探索杂志社房宏琳编审围绕高水平学术论文撰写展开指导,系统解析选题创新、结构规范、文献梳理及投稿策略,强调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与学术前沿。讲座还分享了CSSCI核心期刊审稿流程与重点选题方向,为青年社科研究者提供实用发表指南。
社会学研究所刘明明副研究员以《研究之研究:如何做好学术史梳理》为题,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系统解析文献挖掘、脉络整合及跨学科理论融合策略,助力青年学者提升学术史研究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信息审核:
一审:余哲;二审:梁岩;三审: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