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论文
十九世纪中叶前的中俄文化关系史
日期:2010-08-28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论文名称:十九世纪中叶前的中俄文化关系史

作者:宿丰林

成果形式:论文

获得奖项: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评奖论文二等奖

发表载体:俄罗斯《东方—西方》(历史文学丛刊)2002年版

                  (Восток-запад. Историко-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альманах.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акад. В.С.Мясникова. Москва. 2002.)

获奖时间:2004年

作品简介:

本文原文是用俄文发表的,其主要内容是作者获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节选。作者认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伟大的俄罗斯人民同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俄罗斯文化。19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同为封建大国,又互为最大的邻国,这期间虽然发生过17世纪中叶至80年代黑龙江流域的武装冲突和18世纪初的北部边界纠纷,但总起来看,平等交往仍是主流,经济文化交流曾经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这是整个数百年中俄关系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际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回顾历史上中俄两国文化交往的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发扬两国人民互通有无、友好相处的传统,对于今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系统阐述早期中俄文化关系史的一种尝试,作者考察了中俄文化关系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全过程,研究了这种关系的历史前提和发展的阶段性。全文共分以下五个部分:前言;第一章——中俄两国传统文化的最初接触(13世纪至17 世纪80 年代);第二章——中俄文化关系的确立和发展(1689—1727);第三章——中俄文化交流的初步繁荣(1728—1845);结语。其中,第一章中包含三节,分别论述元朝时期中俄文化之交的历史片段(1279—1368)、明朝时期中俄文化联系的若干线索(1368—1644)和清朝初年中俄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接近和矛盾(1644—1689)。第二章含五节,分别是:《尼布楚条约》在中俄文化关系史上的地位、俄罗斯商队对中俄文化交流的贡献、中国清初“俄罗斯佐领”建立及其后果、北京“俄罗斯文馆”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化的最初认识与《异域录》、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中俄文化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向。第三章含八节,分别是:《恰克图条约》对中俄文化关系的影响,买卖城中的中俄文化交流,北京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团与俄国汉学的形成,中国使团初访俄京在中俄文化关系史上的地位,18世纪俄国的“中国热”,鸦片战争前中俄两国在医学、美术、文学等领域的交流,中国知识界对俄研究的开始,1845年中俄两国政府互赠图书及其历史评价等。

19世纪中叶前的中俄文化关系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难觅,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本文探讨了中俄文化关系的起源与建立的过程,特别是翔实勾勒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相对和平时期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线索。作者着重指出,早在13世纪后的元朝和后来统治俄罗斯的金帐汗国时期,中俄双方就已经开始了断断续续的文化接触,《元史》中记载的驻守“大都”(北京)的“鄂罗斯军士”是重要的媒介。作者对明朝时期两国是否有外交往来进行了详细考察,并依据史料和仔细的分析论证,对所谓的明朝皇帝致俄国沙皇“国书”的真伪问题做出了否定性结论。作者客观地评价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对早期中俄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颇有争议的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的活动,对它的文化活动给予了正面评价。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9世纪中叶前的中俄文化交流史证明,文化交流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也有相互排斥的因素,但终究共同点是主要的。各种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经过合理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同时最大限度吸收别种文化中有益的、先进的东西,从而达到更高级的水平,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发展。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俄两国的社会进步,是促进中俄两国友好睦邻、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发展中俄两国的文化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对于早期中俄文化关系发展过程的研究是在充分注意到制约两国文化关系发展的种种政治的、经济的历史事件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研究成果中对于文化关系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双边协议、条约对于两国文化关系发展的影响问题也有所涉及。该文发表的载体《东方—西方》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其通常每年出一期,本期主编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中俄关系史专家弗·斯·米亚斯尼科夫。该杂志作为一种大型的不定期历史文学类丛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本文载该杂志2002年版第57—107页,共计52印刷页,汉译文约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