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著
中国流人史
日期:2010-08-28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成果名称:中国流人史

作者:李兴盛

成果形式:专著

所获奖项:黑龙江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评奖专著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发表载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1997年2月第2次印刷

获奖时间:1998年
 

作品简介:

一、《中国流人史》之内容与主要观点

《中国流人史》共5编,32章,207节。另有附录3种,图片100幅。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我国近4000年来历代流人的概况及其开发边疆、传播中原文明(其实流人文化的主体仍是中原文化)的业绩与历史作用。

此外,本书之首有我国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序言及作者自序、绪论三文。钱先生之序谓:“中国流人史通史,前古未有也,近始有之。奚所日方?李君兴盛为之日方……此书出,中国流人之历史作用,得以大显于世,学术界一种新体系与学派之创建,亦得以奠基于是,此书诚为有功学苑、传世无疑之巨著也。”作者自序主要是阐述研究流人史的动机。在这一点上,随着研究的深入、作者认识的逐步深化,比写《东北流人史》时又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作者在自序中首次明确发出的创建流人史这种新体系、新学科的呼吁以及初步的构想,并论证了这种体系、学科创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在绪论中,作者就流人史的几个理论问题与本书体例做了阐述。首先,指出祖国各地尤其边疆的历史,是该地土著与客籍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史。其次,关于流人、中国流人、中国流人史的含义与定义做了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东北流人时相比,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流人史的定义为:“是阐述与研究历代中国流人的概况、悲惨处境、反抗斗争及其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的学科。”再次,关于流人的类型、流刑的演变及流人史的分期,以及怎样看待流人的犯罪等问题,都做了初步探讨与论证。最后,是本书体例介绍。

本书五编依次为先秦时代的中国汉人、秦至两晋十六国时代的中国流人、南北朝至明代的中国流人、清代的中国流人,中国流人的处境、斗争及其历史作用。全书最后部分为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既对全书做了高度的概况性总结,又一分为二地指出了流人的消极影响。

 

二、学术价值

《中国流人史》是作者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流人通史之作。它与作者稍后撰写的有关流人的理论之作《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收录在作者主编的《黑龙江流寓文化与旅游文化丛书》之中)三足鼎立,结束了我国流人研究没有通史之作及没有理论支持的局面,从而使作者成为我国对历代流人这种社会群体与社会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第一人。由此可见这两部专著的原创性与开拓性。这部专著和《东北流人史》开拓了我国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边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边疆历史与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某些空白,并为流人史、流人文化,乃至流人学这一新学科、新学派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正如许多名家评论的那样,这部著作“所述所论,皆能发前人所未发,尤能超迈流俗,成一家言,为中国史学辟一新蹊径,建一新体系”(台湾中央研究院王聿均教授语),“补充了学术空白”(李学勤语),“有开创之功”(陈高华语),“诚为有功学苑、传世无疑之巨著也”(钱仲联语)。此外,这部著作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开发史、民族关系史、边疆文化史、我国移民史与刑法史等学科的研究。

                                 

三、国内外反响

《中国流人史》出版后,反响强烈,寄给李兴盛和出版社的读者来信如同纷飞之雪片,好评如云。

一些著名学者,如大陆的来新夏、钱仲联、李学勤、陈高华、罗继祖等教授,台湾的王聿均、朱鸿林、政治大学胡春惠教授等,或来信推奖,或撰写书评,其中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澳门日报》、《香港文汇报》、《历史研究》之上者等级很高,为国家级书评。

德国《中亚学报》、日本《满族史研究》、俄国《文学报》也都刊发了书评。

1997年5月上海文汇书展,《中国流人史》是重点推荐图书之一,当时的《文汇读书周报》(5月10日)以文字并附以封面作了评介。

香港珠海大学还因《中国流人史》一书特邀作者赴港作中国流人文化报告(此报告刊登于该校《亚洲研究》第23期)。

《中国史研究动态》刊发了作者《本世纪流人史、流人文化研究综述及展望》一文。《学术交流》在“龙江学人”专栏评介了李兴盛的流人研究。《中国流人史》是对新学科建设具有突出贡献的开拓之作,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反响强烈的填补空白之作。

《中国流人史》虽为史学著作,但是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绝无当今不少史学书籍之枯燥乏味。钱仲联教授说,读这部著作,“如入金山,触手皆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张玉兴教授说《中国流人史》文史兼具、文采纷呈:“洋洋百余万言的《中国流人史》是一部论证严肃的学术专著,但读起来却绝无枯燥呆板之感,而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该书内容丰富、议论深邃之外,与其所特有的文史结合,文笔流畅,议论风生,处处洋溢着文学韵味很有关系。作者以文学笔触写严肃的历史篇章,意明词美,恰到好处,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观点,而又绝无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之嫌。所以不论阐述观点,议论问题,或描述事实,品评人物,均有引人入胜之效。全书议叙结合,征引巧妙。作者尤其善于引用诗词妙语,甚至传说、逸事,以渲染意境,深化观点。致使各类奇情尽收笔端,千百面孔跃然纸上,形象鲜明,别开生面,给人以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