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回忆/纪念/感言
杨遇春:对我院创建初期的一些回忆
日期:2010-08-26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1959年初夏,我从下放劳动的肇东 农村,调回省委宣传部后,被安排在刚建立不到一年的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省社联”),具体负责内部刊物《社联通讯》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当时省社联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场所,是在省委宣传部内与理论教育处合署办公,对外是两块牌子,对内一套人马,由理论教育处的领导兼管省社联的日常工作。
    1960年初秋的一天,领导上通知我到当时的北方大厦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当我走进大厅三楼的一间小型会客室时,里面已经坐有好几位领导同志,他们是:省委宣传部分管理论工作的张恒轩副部长、不久前从东北林学院调来任省社联专职副主任的任炎同志以及省社联秘书长李哲同志等。我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具体任务是记录大家的发言,会后将座谈的发言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领导的授意,写出关于筹建“中国科学院分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以下简称“学部”)的建议,向省松弛委报请审批。关于这个建议报告的具体内容写了些什么,现在已回忆不清楚。但后来经省委批准同意后,在实际操作中,首先是成立了学部的党组,党组成员均是兼职的,他们是:省社联副主任任炎;黑龙江日报社秘书长吴子文;哈工大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冯兰瑞;省社联秘书长李哲。
    此后,又从人事组织部门分配来一批大学毕业生,在此基础上分头建立起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研究所。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房舍,这些研究所组建后,都分散附设在各有关单位,接受学部党组和有关单位的双重领导。具体的情况是:经济研究所附设于省政府计划委员会;哲学研究所附设于黑龙江大学;历史研究所附设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研究所附设黑龙江日报社。在学部的党组成员中,有具体的分工,各有自己重点联系的研究所,如冯兰瑞同志重点联系经济研究所;吴子文同志重点联系新闻研究所;任炎同志重点联系哲学研究所。他们经常深入到研究所,了解和掌握情况,从制定科研计划到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各研究所都还没有正式任命所长,都是临时安排的负责人。
    为了便于对已建立的研究所的统一领导,省委宣传部于1962年底又提出了关于建立综合性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撤销原有的学部的建议,经省委批准后,并同意将哈市南岗区联发街62号(即现在省社联的办公地址)、原省委直属企业幼儿园的院舍移交出来(当时幼儿园已停办),用作筹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63年春节刚过不久,筹建中的研究所办公室的行政管理人员,开始正式接收联发街的房产,进驻院内。当时院内荒草丛生,楼内破乱不堪,由于没有生暖气,阁楼间冻出厚厚的冰层,坚如盤石。办公室的同志进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环境,仅破除小楼顶层阁楼中的冰块,就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劳动。与此同时,省委又任命了原省委党校领导班子中的刘毓华同志为新建的研究所副所长、党组副书记。还从黑河地区调来原任黑河地委宣传部长的吴冈同志任研究所秘书长、党组成员。
    新建的研究所内,除行政办公室以外,下设四个研究室,除原有的新闻研究所仍留在黑龙江日报社,交由黑龙江日报领导以外,其他原附设在各有关单位的研究所,都归并在一起,成为新成立的研究所下设的研究室,具体情况是:
    第一研究室。是以原附设在黑大和省计委的哲学和经济两个研究所为基础。主要的科研方向是立足天国内和省内,围绕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第二研究室。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面对当时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围绕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室内的科研人员,多是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的毕业生中选拔来的。当时因正处在“反对修正主义”的中苏大论战中,这个室的中心工作,是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讯息和资料,开展研究。
    第三研究室。即原来附设在哈师大的历史研究所,从研究室的领导到科研人员,都是原历史研究所的原班人马。科研内容着重在近、现代史的研究。
    学术资料研究室。这个室初建时是与省委宣传部的理论学习室一起在所内合署办公,除了开展一些时事性的综合问题的研究以外,还承担了广大干部在理论学习中的一些辅导工作,并且还兼管研究所内的图书资料室,有时也开展一些学术情报资料的研究。
    不久,省社联也搬进了联发街62号,与刚创建的研究所同在一座小楼里办公,社联秘书长李哲同志也随之进入了研究所的党组,研究所副所长刘毓华同志同时又兼任省社联副主任,这样,两个单位实际上是一套领导班子。
    从1963年春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雏形建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的三年间,研究所内部的组织机构和各种科研规章制度,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中;科研队伍在不断地充实;科研成果也有了初步的收获;一切都在按步就班有计划地顺序进行。不幸地是一场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这场灾难中,研究所被诬为“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惨遭砸乱;好不容易刚建立起来的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科研队伍被撤散了;领导班子中的一些老同志身心都遭受到残酷的迫害。一个刚年满三岁、欣欣向荣的科研单位,就这样被完全毁掉了,现在回忆起这一段往事,实在是令人深感痛心!
    作者简介:杨遇春(1927.10——),男,湖北随州人,研究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