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回忆/纪念/感言
于冀波:省哲学研究所早期几件往事
日期:2010-08-26 来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1960年9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成立的同时,着手筹建哲学研究所。当时,省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办公场所十分狭小,所属各研究所分别设置在省直相关的部门或大学内。哲学研究所没有相应的部门可以依靠,就临时挤在省委统计部办公楼内一间略大点的屋子里,紧挨着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联)的办公室,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和简陋。那时全所实有人数几人,一人一个办公桌,屋子挤不下,有两三个同志只好至隔壁省社联的屋子里办公,几乎没有什么图书资料,连专业方面报刊也一样没有。那时也没有独身宿舍,外地分配来的男大学生,只好住在办公室里,晚上等同志们下班走后,把行李铺在办公桌上睡觉,早起再把行李卷起来放在办公室的卷柜上;有一位从北京分配来的女大学生,则被安排在科学院一间女集体宿舍里。在这样困窘的条件下,同志们不叫苦,不抱怨,没有闹情绪的,工作精神头很足。1963年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撤销,哲学研究所划归黑龙江大学领导,名义上与黑大哲学系合署办公,实际上仍是留在原来地方,各干各的,工作条件一点没有改善。
    那时哲学研究所人员虽少,但来自四面八方,除三名从本地宣传部门调入的外,全是外地人,有浙江的、福建的、南京的、北京的,又都是近一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包括几名调干生),毕业于好多所高校,所学专业也五花八门,学哲学专业的只有两人,其他是学政治的,学历史的,学文学的。这些出身经历不同,生活习惯各异,聚在一起共事,凡事都能相互理解包容,相处得很融洽。有时观点不同,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过后拉倒,谁也不记在心里。有谁遇到困难,大家尽力帮助。这种坦诚和谐团结的同志关系,至今回忆起来,还令人留恋。
哲学研究所当时没有所长,日常工作指定由我这个党支部书记主持,上边由省社联副主任任炎同志领导(省社联当时没有专职主任)。任炎同志是从延安来的老同志,在延安时曾给“延步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当过秘书,还在自然科学院工作过。任炎同志家住林学院院内,离单位很远,按规定,上下班可以向车队要车,但他从来不要车,背个文件包,在博物馆公交车站排队坐公交车。同志们劝他要车,他说了句名言:“老坐小车,时间久了,腿会退化短的”。
    一件影响很大的哲学普及活动
    哲学研究所成立时,省里就明确规定,哲学研究所要兼负省哲学学会的工作。1962年春,为配合贯彻七午人大会精神,活跃黑龙江省学术理论空气,哲学研究所计划以省社联的名义邀请国内理论界我人于暑假中来省讲学。为此,经省委宣传部同意,派我和李永庆同志去北京邀请艾思奇同志(时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因艾届时工作安排不开,杨献珍同志(时任中央党校校长)决定派孙定国同志(时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来黑龙江省讲学。此行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王方名教授来少讲逻辑学。七月,孙定国同志如约来哈尔滨,先在省委党校给正在举办的地市和厅局领导干部学习班作了一次理论报告,反映热烈。随后,又相继到哈尔滨市及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牡丹江等地市各作一次大型的理论报告。在哈期间,还应军事工程学院政委谢有法同志的邀请,给学院干部作了一次理论讲演。这几次理论报告,主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报告紧密联系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瞎指挥风的实际,深入浅出,生态活泼,不时引起笑声和赞叹声。报告后大家一片叫好声,说“把哲学讲活了”,“离开脑筋”。这几次大报告,对提高干部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总结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提高干部学哲学的兴趣、推动哲学大众化起了很大作用,这期间,有一次计划外的演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陪孙定国同志从黑河从汽车回哈路过嫩江县城暂时休息时,正巧赶上县开三级干部会,县委书记得悉中央的大哲学家来了,立即主动找孙汇报三级干部会上反映出来的干部思想认识问题,恳请孙给与会干部讲一讲,提高下认识。我们几个陪同的同志耽心孙坐了半天汽车太累,不大赞成他讲,没想到,孙却爽快地接受了邀请,匆忙地吃了顿晚饭,就来到一百多人的会场上,根据干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从哲学角度作了回答和阐释,既不就事论事,又不离开事实空讲理论,生动幽默,通俗易懂,有条有理,侃侃而谈。这堂课讲了一个多小时,充分展示了定国同志作为优秀理论宣传家的风采,不仅给嫩江县的干部吃了“偏饭”,对我们几个搞理论工作的陪同人员也有很大启发,衷心倾服。定国同志字也写得好,一路上不少人请他题字留念,他也不拒绝;记得他写得最多的是“苍天不负苦心人”,不知这些题字现在还有无人保存着。
    一个报纸专栏
    哲学研究所早期两年多的短暂时光里,做的工作不多,但有一件工作是值得说一说的。这就是给《哈尔滨日报》写稿,办《学点哲学》专栏。1963年初,哈尔滨日报理论部的同志到哲学研究所约稿,双方商定在日报上开辟个《学点哲学》专栏,由哲学研究所供稿,每周一篇,每篇一两千字。所内同志对办这个专栏很有积极性,回忆它既可以练笔,又是为哲学理论宣传作了贡献。为了把这个专栏办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商定了两条:一是选题,不强调系统性,抛开一般哲学教科书体系,尽量从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中寻找和捕捉题目,把哲学作为认识工具、思想方法来讲;二是文字,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有理论有实际。既不要深入深出,晦涩难懂,又不要浅入浅出,庸俗无味。这两条意思,在专栏开篇中就申明了。以后各篇也都尽量这样去做,虽然做得可能不太好。这个专栏,当时颇受读者的欢迎。试举其中两篇印象深一点的。一篇是针对那时由于经济生活困难,有些干部群众情绪低沉,对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缺乏信心的思想状况,我们写的《事在人为》的专栏文章。文章从哲学角度上讲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讲只要新生客观规律,不蛮干,什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理直气壮地宣传了荀子的“一定胜天”的思想(在此前后我们曾写了一篇《顺天行事》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干部中反响较好。据报社理论编辑告诉我,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任仲夷同志看这期报纸送番清样时,曾批示道:这篇文章题目好,内容好,理论宣传就应当这样回答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密切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大意)。另一篇是针对当时各地各部门普遍总结工作经验,所发的《是非的标准》的文章。该文从哲学理论上讲述判断一件工作或一种观点是正确或错误,不能以拥护的人多人少、或拥护者的职务高低作标准,阐明了只有实践才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的道理。
    《学点哲学》专栏,署名江汇之,一共出了50多期。后来因为哲学、经济、历史、西伯利亚四个研究所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人员和工作有了变动,我和几个同志下乡参加四清运动,这个专栏也就“无疾而终”了。后来,省人民出版社理论部同志建议将已出的各篇结集出版,我们自己觉得写得还不好,有些重要题目还没有来得及写,就没有同意。
    作者简介:于冀波(1929.——),男,黑龙江五常人,研究员,黑龙江省委原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曾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哲学组组长。